中国人,越来越贵了
图|杨曦
这年头,什么最稀缺?认知!
昨天分别听两个朋友讲了一个故事,这两个故事大有异曲同工之妙,特与大家分享。
第一个故事:
一家公司有个项目需要拍摄,朋友A君向其推荐了一家摄影工作室的摄影总监。A君与该摄影总监有过合作,知道他的水平正适合这个项目。牵过线之后,这件事就没有下文了,摄影总监后来向A表示这家公司没来联系过。
A君昨天得知,原来这家公司绕开了摄影总监,私下与这家摄影工作室的一个小助理合作了。摄影总监报价一万,摄影助理报价五千,结果项目拍完,效果惨不忍睹。目前,这家公司正准备再花一万请摄影总监出马重新拍一遍。
A君总结,这家公司以为找摄影助理能省钱,结果花二茬钱,浪费大把时间。
第二个故事:
朋友B君是某公司高管,去年底,自己部门的一个小伙子离职。这个小伙子工作倒也算勤勤恳恳,中规中矩,但是工作没什么亮点。B觉得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于是没怎么挽留,听其自便了。反正再招一个就是了。
但是今年开年,B君招了一个新人,没过多久就开始怀念起原来的下属了。这位新人的待遇与之前的小伙子差不多,但是工作能力奇差。许多工作搞不定,留下一堆烂摊子,B君只好每天给他擦屁股,搞得焦头烂额。
B君感慨,之前以为那个小伙子只是中规中矩,谁知道,在这个价位上,人家还真是不可替代。早知道当初加点钱也要留下。
我问B君为什么不把这个辞了,再招一个,他急忙摆手,可不敢,一是一来一回浪费多少工资和时间成本,二是万一再来的更不靠谱怎么办。这年头,人真是贵了啊,B君最后说。
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?
第一个故事其实很常见,有些人总嫌一流资源太贵,于是自作聪明去找二流资源将就,弄完之后像吃了个苍蝇,发现再怎么努力都咽不下去,只好自己打脸。
殊不知,一流资源之所以能报高价,是源于其他客户的认可。二流资源之所以报低价,也不是因为不想报高价,而是因为报不上去。
当然,你有可能慧眼识珠,沙里淘金,发现某些二流资源标错价了。但你又不是这个行业的,自忖一下,有没有当伯乐的能力呢?
第二个故事则揭示了国内职场一个不好的现象:企业内部没有加薪机制,员工只能通过不断的跳槽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。于是很多公司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。
员工进入新公司,要重新适应,重新学习。公司招来新人,则要重新带,重新培养。在双方来回折腾的过程中,大家都是受害者。
这方面,其实外企是想得更透的。最近一位在某家外企工作的朋友讲,中方人员在他们公司是有上升天花板的,但是升到一定位置升不上去,公司也不会把你挤走,而是会把你养起来,做点清闲工作,工资没什么差别。
这与国内一些科技公司动不动搞35岁淘汰制,真是天差地别。我后来琢磨,这是外国的资本家更良心吗?未必。他们可能只是早就意识到了优质的人力资源是稀缺的。优容老人,其他员工的军心才稳,否则整天看着前辈被卸磨杀驴,谁还乐意给你拼命。
这些年来,国内的大公司之所以有底气对员工搞PUA,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内总的高薪岗位有限,而一茬茬的优秀大学生则似乎供应无限。但是劳动市场不可能一直是资方市场。
在下一轮的卡位竞争中,只有谁能留下优秀人才,谁才能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。
这两年“内卷”话题很热,很多年轻人对职场无限不满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很多公司也在抱怨招人越来越难,人力成本越来越贵。
话已至此,我想说一句招骂的话:一流人才是不会被“内卷”的。
事实上,正如B君的故事所表明的,哪怕不是一流人才,而只是一个做事靠谱稳妥的中庸之材,只要踏踏实实做事,在职场上也会找到自己立身之地。
对甲方和雇主来说,需要认识到的是:不要总是试图少花钱买好货,能用公道的价格买到好货就要知足了。省小钱,吃大亏,这样的教训不要太多。
随着商业文明的演进,价格错标的现象会越来越少。一流资源、一流人才,就是值高价。你接受不了这个价格,只能说明你还配不上一流。
三角笔记:不要总是试图少花钱买好货,能用公道的价格买到好货就要知足了。
继续阅读